首页 论坛动态 正文
杨明森:黄河生态文化的核心要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本站  时间:2020-09-22 15:55  


《黄河生态文化的核心要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特别是我们敬爱的伟大的轩辕黄帝,还有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省部级干部白居易,白居易出生在新郑东郭寺村,16岁写下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是为了参加“公务员”考试,参加科举考试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有很多寓意,有很多学者做过解读,他最大的意义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他写过很多诗被称为诗魔,我请大家注意,他写过很多野生动物,白居易描写野生动物和其他诗人作家不一样,其他诗人作家描写野生动物是拟人化,通过动物来写人,白居易直接写动物,是用人的感情揣度动物感情,所以我们感觉白居易更像是为动物代言。

 有一首能够体现对野生动物的热爱和体恤的是《鸟》,这中间有两句,“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在白居易看来,生命是平等的,人应该尊重自然,尊重动物,他劝导人们在抚育小鸟的阳春三月不要打鸟。我之所以请大家注意白居易这首诗,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引用过诗中这两句话,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还引用白居易另外一句话,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古人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反映了这一矛盾。

 白居易这句话源自于《策论》,大家知道他参加“公务员”遴选时,准备很多备选题,其中最后把它编成《策论》,《策论》之二就是专门写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家看这一句话,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这不就是矛盾吗?白居易认为大自然提供给人的资源财富是有限的,但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以有限应对无限,必须克制欲望,并且要有强制性约束。如果毫无节制开发利用资源,最终一定会导致资源枯竭。请大家注意,白居易是在唐代就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

习近平多次引用白居易的诗句,反复强调一个思想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牢牢把握一个观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黄河文明的深刻要义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九大报告》,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不仅有一段专门阐述,而且在其他篇章里面也多次强调这个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个论断非常精彩,非常重要,准确地概括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三大内涵:第一,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是大自然和生态界一部分,如果把地球45亿年的历史压缩成24小时,那么人类出现的时间,只有一秒。所以没有人类自然界照样很好,但是没有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无法发展。

第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和互动的。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可以,而且必须利用自然。但是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对待自然,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

第三,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运动,人类的活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否则就会遭到报复,恩格斯有一段著名的话,“人类陶醉于战胜自然的喜悦,却不知道自然界正在积存着更大的惩罚。”革命导师和很多哲人他们的预见后来果然被西方工业文明所证实。

我们对自然规律认识,也经历了逐步深化的过程,有一段时间我们热衷于战天斗地,所谓人定胜天,与其说是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不如说是我们一种政治口号。十八大以来我们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变。我们回头看,原始文明时代,人屈服于自然的强大,农耕文明时代,人畏惧自然的强大,但是已经开始学会了利用自然,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自以为比自然强大,所以毫无节制开发自然,没有限制索取自然,到了我们现在建设的生态文明时代,人强大了,也承认自然强大,人类捍卫自尊,也充分尊重自然的尊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具有很强的历史针对性,是在关键时期做出的重要历史判断,非常及时。

我们要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就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实现平衡和充分的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一句空话,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是一个理念,十九大以后,我们逐渐形成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整套的理解和解读,还有一些模型。怎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什么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它不仅有定型,而且有定量的一些要求。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个人认为第一条,是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制制度。在我们国家,体制优势是最大的优势。既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体制优势,我们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成。

习近平总书记讲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总书记讲的举重若轻,讲得非常清楚,现在生命共同体,不仅是指导工作的一条原则,同时也成了非常经典的一种学术表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必须按照系统工程思路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我们这一次是文化论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际上是一场文化的回归,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态智慧,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论述,大家都觉得特别容易理解,特别容易入脑入心,这就是因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个自然观,跟中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这些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我们人类生存于天地之间必须依赖于自然,依赖具体方式就是利用自然,自然对于人类是很慷慨的,相对于自然了慷慨,其实我们人类没那么单纯,没那么高尚。我们人类保护自然,其实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长久地利用它。

所以我们在这个前提下,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的落脚点,一定不是保护自然,而是怎么样科学地合理地可持续地利用自然,怎么样利用自然?核心其实就是一个字,就是“度”,“度”是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精华,对自然一定要取之有度,“度”就是分寸、节制、平衡、和谐。其实讲究“度”,这首先是政治智慧、生活智慧,同时它是生态智慧。把握了这个“度”我们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我们就可以进退自如,我们才可以、才可能长久。

我们纵观生态环境史,其实主线也是这个“度”,发展史也好,环境史也好,所有的进与退、得与失、成与败都是与这个“度”有关系。这个“度”用现代学术语言表达,就是绿色、可持续、自然承载力等等。

我们中国人做人做事特别讲究分寸,尤其我们河南,是一个传统文化特别厚重的地方,我们做人讲究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不走极端、留有余地等等。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跟自然相处也不能自以为了不起,你看历史上那么多了不起的高人,他可以笑傲江湖,但是他不敢笑傲江河。

孔子讲,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朱熹讲,中庸就是无过无不及,你看,“无过”这是一个方面,而且还得“无不及”,你不到那个分寸也不行。分寸的反面是极端,做人走极端,你看人生肯定是悲剧,做事情如果走极端,你不管他这个过程进行怎么精彩,到最后肯定是悲剧。对自然如果走极端,最后肯定是受惩罚,人对自然的态度,实际上是反映了人对人的态度。

我们归根到底自己人类是自然一部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不是不要GDP,社会发展需要GDP,但是我们是不要带血、带毒、带水、没有未来的GDP,从个体来说,应该享受有“度”,我们消费有“度”,应该抵制铺张浪费,应该抵制过度和奢侈消费。由个体扩展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就是我们讲的要追求确实需要GDP,但是同样需要节制,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地考虑自然资源的承受力,尽可能高效节约循环利用,当这个自然资源难以容纳的时候,我们要选择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强度和速度。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这不是个人话题,是国家话题,生态环境历来就是全球问题,一个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它的成本需要本国人民来承担,但是产生效益往往其他国家也能够共享。现在这种博弈是很激烈的。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全世界在中国的引领之下,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谢谢大家!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