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正文
    政协新郑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
    来源:新郑市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0-07-11 20:53  

    7月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郑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炎黄文化中心开幕。

    市政协主席李志强,市政协党组副书记李中俊,副主席王海民、李建国、王艳红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市领导马志峰、马宏伟、曹东锋、王俊杰等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祝贺大会召开。

    会议应出席委员211人,实到191人,符合规定人数。

     

    上午九点整,李中俊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李志强代表政协新郑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李志强指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工作安排和生产生活节奏。在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新郑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郑州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科学应对、精密智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各级政协组织围绕疫情防控开展协商议政活动;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政协委员的使命和担当。

    李志强总结了过去一年多来人民政协工作。

    李志强指出,2019年是人民政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全市城市提质、项目建设、双迎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等取得显著成效的砥砺奋进之年。一年来,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建设郑州南部重要对外开放高地”目标,履行政治协商主责,突出提质增效导向,助推新郑高质量发展,在树立人民政协“新样子”的实践中探索前进,圆满完成了五届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是“政治底色”更加鲜明;二是建言资政更加明显;三是专题调研更加深入;四是中心工作更加积极;五是政协建设更加有为。

    关于2020年人民政协工作,李志强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市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的部署,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紧扣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坚持提质增效总基调,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以落实专门协商机构职能探索创新和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为着力点,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奋力干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以高水平助推新郑建设郑州南部重要对外开放高地,为推进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李志强强调,2020年,政协工作要加强党建引领迈出新步伐、突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出新举措、服务中心大局实现新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开创新局面、完善制度机制取得新进展、提升履职能力水平再上新台阶。

       市政协副主席王海民代表政协新郑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165件,经审查立案146件,目前提案已全部办结,办复率100%。

    大会还表彰了2019年度优秀政协委员、优秀提案人和提案办理先进单位。

    在热烈的掌声中,市委书记马志峰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市委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

    马志峰指出,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郑州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今年以来,新郑发展经历考验,各方力量空前汇聚,全力做好“六稳”、认真落实“六保”,疫情防控工作在取得决定性战果的同时,实现了各项经济指标的负转正,并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也凝聚着全市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心血、汗水和力量。

    马志峰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维护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关键一年。全市广大政协委员要聚焦彰显“四个特色”、实现“四个一流”的新目标,落实强化党建引领、城乡建设管理提质、产业升级提速、文化特色彰显等“九项工程”的新部署,进一步增强履行使命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始终做到政治坚定,牢牢把握人民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始终聚焦中心任务,着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展现新作为;始终注重提质增效,推动履职能力取得新突破,真正把智慧和力量激发出来,把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为推动新郑发展书写更多“政协篇章”,贡献更多“政协力量”。

    责任编辑:秦龙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请您注意: 中国新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