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深化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6月6日,郑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报告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专题辅导。市领导马志峰、马宏伟、石玉、王俊杰、李志强、黄卫东、秦洪源、胡坤、姚志刚、李峰、璩鹏辉、崔淑娴等在新郑市分会场参加学习。
学习报告会上,王巍以《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二十年》为题,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方面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了系统讲解,并阐述了河南及郑州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工作建议。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指出,文化是穿越时空、生生不息的力量,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郑州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主根主脉所在,在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强文化建设、强化文化自信的征程中使命在肩、责任如磐。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政治站位、担当责任使命,不断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把落实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任务放在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大局中思考谋划推进,按照省委部署安排,紧紧围绕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集中展示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景式展示中华文明主根主脉,着力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讲好中国故事,全面展示中华文明,在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为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竞争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安伟强调,要聚焦重点关键,坚持“工作有标杆、落实有标准、突破有标志”,突出保护优先,树牢“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理念,扎实推进重点遗存分布、关键区域考古学调查和重点遗址考古勘探工作,全面系统加强全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研究阐释,整合资源力量开展跨学科、多领域协同研究,更加有力地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脉络;切实用活资源,以打造“炎黄子孙的寻根之地、中华文化的朝圣之地、中华文明的体验之地、华夏国学的教育之地”为核心,加快规划建设“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文明展示体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坚持守正创新,突出价值引领,提炼文化精髓,培育城市人文特质,形成强大精气神。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扛起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细化分工、强化落实,完善推进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与历史文化名家、权威专家学者、文化文艺大师、文旅文创企业的交流合作,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借助外力、激发内力、形成合力,不断开创全市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