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新郑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炎黄文化中心开幕。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齐聚一堂,肩负使命重托、依法履行职责,共谋新郑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建设新篇章。
大会由市委书记、主席团常务主席马宏伟主持。任大同、杨晋、黄卫东、左建新、张顺安、乔建伟、冯煜、戴茂松、郑国安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新郑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应出席代表342人,实出席312人,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8时30分,新郑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与会人员全体起立,会堂内响起雄壮的国歌声。
在热烈的掌声中,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晋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24年工作回顾。二、2025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三、2025年工作重点。
杨晋在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极为不易、极具挑战。面对多重困难和压力交织叠加的复杂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锚定“过百超千”目标,纵深推进“1136”工作布局,砥砺奋进、克难前行,综合实力持续领跑,政策承接精准有效,重大项目实现突破,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先行先试成效明显,较好完成了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杨晋在报告中指出,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谋划“十五五”发展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及郑州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郑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郑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四高四争先”,全面深化“三标”活动,聚焦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纵深推进“1136”工作布局,着力扩内需稳预期,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着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效和人民生活水平,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郑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202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各项质量、效益指标和民生指标实现明显提升。
杨晋在报告中指出,做好今年工作,要做到“四个必须”:
一是必须研究用好政策机遇。二是必须聚焦聚力产业发展。三是必须抓紧抓牢重大项目。四是必须优先解决群众关切。围绕今年发展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强工业兴产业,锻造转型发展新优势。二是坚持扩内需育主体,积蓄经济增长新动能。三是坚持推改革扩开放,实现内生动力新提升。四是坚持强功能提品质,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五是坚持聚资源创特色,推动文旅融合新发展。六是坚持办实事惠民生,创造人民美好新生活。七是坚持防风险守底线,开创安全稳定新局面。八是坚持转作风提效能,展现高效有为新形象。
杨晋在报告中指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挺膺担当,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建设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杨晋还对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和2025年度候选项目情况作说明。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大同在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推进“1136”工作布局,紧紧依靠代表和人民,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召开人民代表大会1次,常委会会议8次,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7项,依法作出决议决定9项,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询问评议、满意度测评35次,督促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23件,圆满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围绕今年重点工作,任大同指出,新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新郑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挑大梁、走前头、多做贡献”、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市人民法院院长吴小锋在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三标”引领,忠诚履职、锐意进取,持续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2025年,市法院将认真落实省委“四高四争先”要求,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主动服务市委“1136”工作布局,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不断推进法院工作现代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文胜在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市检察院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引领,主动融入全市工作大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不断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2025年,市检察院将紧扣市委“1136”工作布局,找准检察工作切入点,用改革的思维谋划工作、用严实的作风狠抓落实,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新郑实践。
大会书面审查了新郑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新郑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新郑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会议表决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测评办法、票决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投票表决办法、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测评、票决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总监票人、监票人、总计票人、计票人名单。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
地方组织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法定列席人员;政协新郑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市委各部委常务副职,市委工作部门、群团组织、直属事业单位、垂直管理部门正职;非新郑市人大代表的国家、省、郑州市新郑选区人大代表;驻新郑部分金融机构负责同志。
特邀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县处级领导干部,离退休老领导,新郑驻军首长,驻新郑部分高校负责人列席会议。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