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农忙时节,在观音寺镇菜王村,看着眼前来回穿梭的农用车辆,干了半辈子农活儿的王付亭满脸笑容。虽说他现在站在地头当起了“闲人”,地里庄稼的收益却是有增无减。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菜王村实施的“土地托管”服务。
土地是乡亲们的“命根子”,如何探索出一条“土地生金”的乡村振兴之路?菜王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粮食集中种植为突破口,着力构建以党建为统领的“农户土地入股、集体统一经营、保底加二次分红”的土地集中经营新模式,成立合作社,服务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耕、种、管、收全过程,实现农业托管“一条龙”。
托管初期,王付亭和乡亲们抱有一丝顾虑。后来,他们了解到每年每亩地不仅有800元保底收益,还有土地增值收益的二次分红,效益越高分红就越多。抱着试试看的想法,2021年秋,他将自家4亩耕地全部参与托管。自此以后,耕作不误农时,除草、施肥、灌溉等工序由菜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包,期间还有专业农技人员来到田间地头“把脉”,依据苗情随时“开方”。托管第二年,王付亭家便收到了5000余元的“托管费”。
从土地托管中得到实惠的,不仅仅局限于村民个人,还有村集体收入。作为菜王村首批参与托管村民组之一的小赵庄村,依托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顺利完成全村290余亩耕地的托管。该村民组通过整合土地,利用边角土地和之前公共区域土地,扩大有效种植面积,让小田变大田。原来100余户村民的地块整合为一块大田后,为村集体增加了30亩左右的种植面积。
清清楚楚的账单、实实在在的收益,彻底打破乡亲们多年来的传统种植观念。2022年,菜王村农户每亩收入为1000元至1280元。借助土地托管,村里还成立了牛牛务工队,将村民集中在一起参与农田管理,让村民们也可实现家门口就业。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