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我市迎来强降雨天气,面对此次强降雨大考,全市公安机关闻汛而动、全警备战,以精准前置、科学调度、严防死守的工作准则,织密织牢防汛安全网,用藏蓝身影为市民筑牢平安堤坝。
拧紧责任链:全要素备战打好预防针
防汛救灾,关键在防。市公安局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从力量、装备、技能三方面入手,全面夯实防汛应急基础。
交警部门联合应急、城管等单位,提前对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河道、水库、临水临崖路段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对发现的易积水点、道路隐患立即设置警戒带、警示牌,并同步通报相关部门整改,确保主干道及关键节点零堵塞、零事故;各派出所则在辖区积水点、地下空间入口等要害部位前置橡皮艇、救生衣等救援装备,确保“险情出现在哪里,装备就保障到哪里”。
下好先手棋:智能化调度跑出加速度
报告情指中心,市区万邓路与解放路交叉口出现短时积水,请调度附近巡逻警力前往疏导!收到,已指令辖区交警大队2分钟内抵达现场!9月11日下午,16时许,市公安局情指中心,实时雨情、水情、警力分布图不断跳动,值班民警正通过视频巡查系统对各重点区域进行云监管。
为确保防汛指令零延迟传递,情指中心实行双领导带班+全警值守,依托视频巡查、电台调度等手段,实时监测雨情变化和警力动态,做到雨情在哪里,指挥就跟进到哪里;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交通拥堵、人员滞留等问题,情指中心动态调整勤务模式,按照雨势增强梯次增援、雨势减弱有序撤离的原则科学布警,既保证重点区域警力充足,又避免民警连续作战疲劳。
守牢安全线:网格化防控织密防护网
9月11日上午,新郑交警大队坚守保通行,冒雨排除隐患,全力做好应急保通,第一时间排查积水点位,设置警示设施并安排值守,暴雨期间,民辅警持续在积水路段指挥交通,提醒安全,保障群众出行。同志,前方路段积水较深,请绕行!9月11日下午,在解放路某易积水路段,执勤交警一边引导车辆分流,一边向过往市民喊话提醒。像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市各个风险点位同步上演。
为防范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全市公安机关启动网格化巡逻防控,特警、属地派出所组成巡逻队,对危旧房屋、施工工地、地下车库等风险点开展地毯式巡查,重点排查墙体裂缝、围墙倾斜、排水不畅等问题,发现隐患立即上报并协助相关部门处置,同时,针对独居老人、儿童等易受困群体,社区民警提前上门走访,建立一对一帮扶台账,确保特殊人群得到救助。
报告指挥中心,梨河镇韩城路一棵树木因雨水浸泡倒伏,横亘在道路中央,严重阻碍了车辆与行人通行!9月11日12时许,巡逻民警通过对讲机实时上报险情。接报后,情指中心立即调度附近备勤警力赶赴现场,巡逻民辅警迅速分工协作,合力将倒伏的树木拖拽至路边安全区域,确保道路恢复畅通,及时消除了路面隐患,保障了过往群众的出行安全。
目前,我市强降雨仍在持续,但全市公安机关已做好打硬仗、打持久仗的充分准备。正如市公安局负责同志所说:我们将以最严标准、最实作风、最强担当,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打赢这场防汛救灾攻坚战!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