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市始终将推动老城更新作为牵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使老城颜值不断“刷新”,城市面貌显著改善。
深冬时节,在人民路新建成的良师园里,三角枫、柿树、红枫等色叶树种颜色各异、姹紫嫣红;桂花、红叶石楠、广玉兰、雪松等常绿树绿意盎然,红叶碧桃、美人梅等观花植物错落有致,赋予街景新的生机。游园旁边300个车位的停车场,更是方便市民群众。
市民高翊:“以往这一片住的居民多, 休闲的地方少,停车也难。现在修建的游园里规划有停车位,环境比过去好太多了。”
2019年,我市提高市区绿化环境,持续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疏解腾退15个事业单位土地上,相继建设15个游园绿地和新密铁路城区段两侧绿化工程,并完善公厕、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启动南关桥改扩建工程,改造提升中华路等20条道路机动车道、人行道,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000 个,持续改善城区交通条件。实施郑新快速通道等17条道路雨污分流工程,铺设供水、雨污管网及截污干管79公里,进一步增强城市基础功能,使老城“窗口”容光焕发。
走进我市很多老旧小区,“脏乱差” 已成过去,平整的路面、干净的环境、规范的停车场,让市民体验到了最真切的改变和最实在的便利。
烟厂家属院居民高敏芝:“现在墙面翻新了,路也平了宽了,阳台也加固了,还新修建了停车场,有了社区活动中心,现在出门干净了,也有地方去了,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持续推进老城“有机更新”,不仅有“颜值”,更有“内涵”。2019年,我市在老城区有机更新和历史风貌保护中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加快南街古巷提质建设,高标准打造历史文化风貌区,将老城区承载的丰富历史内涵予以传承和展现。
记者感言:老城是人们“乡愁” 的承载地,老城更新归根溯源是一项民生工程。我市通过有机更新,改善人居环境和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同时保留历史文化记忆,让新郑成为一座延续历史风貌、彰显文化内涵、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城。
责任编辑:秦龙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