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亿万人心。从紧急响应到一线执勤,从党员带头到全民参与,从人员排查到生活保障,新郑市具茨山管委会以最快的速度、强大的力度、广泛的参与度、贴心的温度,织密战“疫”安全网,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与疫情赛跑,唯快唯早有速度
“从整个新郑来看,管委会稍显偏远,但相对应的外出务工人员就多,绝不能掉以轻心,要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应对。”这是管委会党委书记薛智强,在1月21日落实新郑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会议精神强调的,随后便迅速建立起管委会、管区、村三级防控体系。
以管区为单位,安排科级干部负责,统筹协调机关下沉干部、村两委干部,排查登记武汉返乡人员、督促居家隔离,建立武汉返乡人员健康登记台账,以安全办、景区管理处为主导,封闭具茨山景区,暂停辖区内所有游乐场所及农家乐的营业活动。
在村落社区,大喇叭、流动广播车,用乡音土话传递疫情防治知识,条幅、标语、宣传页,将不串门、不请客、不聚集的新年俗传到百姓家门口,一张疫情防控网火速架起。
织密防控网,软硬结合有力度
“大兄弟,别出去走动了,待在家里多安全!”远远的看到车辆往村口开来,一大早就守在村口的具茨山管委会山陈村支部书记赵超洋开始大声吆喝,来车在吆喝声中,停下来,打了转向,拐回去了。
“我们提前在微信群里都提醒了,大喇叭也吆喝过了,现在还走动的人也多是试探性的,看见你在这守着,一吆喝就回去了,也会有吆喝不听的,但不多,到了跟前就再劝劝,不行了就厉害两句。”说起来厉害两句的时候,这个年仅32岁的支部书记格外的不好意思,觉得有些不太合适,但或许这种最直接的语言,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才最有效。
“真有必要进出的理由的,我们就做好测温和登记。也遇到过一次闯卡的,直接就撞断绳索冲过去了,我们赶快进行了上报,并联系了派出所民警,经过调取监控和沿途查找,找到了闯卡车辆,并对车主进行了训诫。我们村作为管委会主要出入通道之一,肯定是要守住的。只有这里守住了,辖区才能守得住。”说着说着,他就又坚定了起来。
对于位处辖区中间的转沟脑、驮窑等村来说,卡口守村的任务量相对会小一些,但村民聚集扯闲篇、打牌是他们最头疼的事情,“很多群众会觉得不出村,接触的都是日常见到的街坊邻居,就很安全。”驮窑村支部书记赵留彬这样说,“我们的队伍是分成两队的,一队守卡口,一队四处巡逻,看到扎堆聚集的就劝说他们各自回家,但是都是熟人,也有人嘻嘻哈哈不当回事,这时候就只能联系派出所,使用点强制手段,告诉群众先训诫,再不听就拘留,软硬结合,现在村里情况好多了。”
党员当先锋,众志成城有广度
“让我去值班吧,我是党员。”说这话的是山陈村的党员樊书香,她在积极和村干部争取在卡口值班的机会。“家里我都安排好了,没有啥后顾之忧!”
据悉,樊书香原来一直在山陈十字路口卖米皮,年节前后来爬山的人多,她做的凉皮、米皮,好吃又实惠,生意格外红火。但在收到村里的通知后,她二话没说就关停了自己的米皮摊。“生意哪儿有疫情防控重要呢?”她这样说。
除此之外,她还率先做好了自己家人的工作,一家五口不仅不外出扎堆儿,还一天两次的对家里的各个角落消毒,连上高一的孙子,都被她领着制定了学习计划,按照上课时的规律作息,在家自学。都安排妥当了,她又要参与村里的疫情防控。
“我也没有啥别的想法,管委会和村上的干部已经连轴转了好几天了,我不是党员嘛,我就想帮点忙。”被问及参加“战疫”活动的初衷时,樊书香带着一贯的爽利笑着说。
像樊书香这样的党员、群众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同管委会机关下沉干部、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一起,充实进村级防疫队伍,轮班值守,变联防联治为群防群治,构筑坚强堡垒,坚决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物资做保障,守护关爱有温度
“焕勤,我们来给你送点吃的,你开下门。”这是白庙村支部书记张小苟带着志愿者在给居家留观的湖北返乡人员送生活物资。
据悉仅316户群众的白庙村就有10名湖北返乡人员,为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白庙村党支部时刻将返乡人员放在心头,不仅进行逐一走访,了解人员户籍、外出路径、身体状况等信息,还记挂他们的日常生活,组织给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对家里进行病毒消杀。
“隔离病毒,不能隔离爱。大家都是一个村的,都可配合工作了,主动报备登记不说,还都按照要求在家隔离观察,保障好他们居家留观期间的生活,就是我们的分内之事。”张小苟这样说。
“王建伟捐了3000斤挂面,说是最起码保障咱村人都吃饱。赵清献送来了1400个口罩、5盒温度计和12瓶消毒液,说了句希望能帮上忙,就走了,没多会儿,苏留生也送来了1200个口罩。还有吴三民,看见我们在冷风里值班,就把他在郭店镇的彩钢房给我们拉回来了。”谈起近来的村民捐赠防疫物资一事,油坊沟支部书记赵结实颇为感慨,“这几天来向我们捐献物资的乡贤特别多,我们也没啥说的,干好工作才对得起大家。”
支部关心群众,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1月31日,同样的场景在具茨山各个村落不停上演,就不断有爱心村民、帮扶单位、爱心企业向各个支部送来口罩、挂面、面粉、消毒水、酒精、方便食品,用他们力所能及的方式,表示他们对于疫情防治工作的支持。
这场战役中,每个人都是迎战者,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大家用齐心隔断病毒,用爱心传递温暖。
立春已至,春不会太远。
责任编辑:秦龙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