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0日,在河南省新郑市梨河镇刘吉安楼村的蔬菜基地里,众多工人正在绿油油的田野里采摘蔬菜。现场,工人们麻利地割掉蔬菜,把菜整齐地摆放到泡沫箱里。新郑市盈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管家”郜俊民望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脸上的笑容连口罩都遮挡不住。
郜俊民(中)和合作社成员查看蔬菜生长情况
别看现在笑得合不拢嘴,可就在20多天前,郜俊民还对着一望无垠的蔬菜唉声叹气呢。按理说,蔬菜长势喜人,青翠欲滴,这是多好的品质和卖相啊!他有啥愁的?
“眼看着菜该采摘了,可没人手啊……”“要是工人回不来,这可咋整?”2月底,郜俊民和合作社成员站在田间地头,看着茁壮成长的蔬菜,个个满脸愁容,说出了内心的想法。他们担心,即将上市的蔬菜面临无人采摘的困境,前期投入的资金和劳动全都“打了水漂”。一想到这里,郜俊民就坐立不安。
“要是去年,工人已经在地里劳动了。”他说道,“贵州、湖北等地的工人常年在此劳动,每年都是新年过后就按照约定日期返岗。谁料到,今年因为疫情影响,远在千里之外的工人不能如约返岗。”
不能返岗意味着什么?在蔬菜基地摸爬滚打多年的郜俊民心里不免“咯噔”了一下。基地共种植1600多亩蔬菜,主要供应到广州、深圳等地。他瞅着一天天长高的蔬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专车载着工人安全到达合作社
和他一样着急的还有新郑市梨河镇政府人员。为了不让疫情影响“丰收梦”,该镇政府积极引导当地的富余劳动力前来工作。同时,考虑到基地用工需求量大,又制定“点对点”包车送工人进企服务保障方案,摸清返岗工人信息、人数等情况,为公司提供包车服务的惠企政策。
“获悉惠企政策后,我们心里顿时轻松了。”郜俊民说,“鉴于路途遥远、地形复杂,为保证工人安全返岗、早日返岗,梨河镇政府再三叮嘱司机注意安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3月6日,在贵州省紫云县的隔离点,专车载着32位工人开往新郑。次日晚上6点多,看着一个个工人的到来,郜俊民悬着的那颗心总算放了下来,脸上也有了笑容。
工人正在采摘蔬菜
高兴的还有返岗工人。“来新郑,我们不用掏车费,肯定开心啊。我俩能省1000多元钱呢,这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工人雷毕勇高兴地说,他和妻子韦贤妹第一次来新郑工作,没想到,就遇到这样的好事情。
接下来,其他工人也陆续返岗,开始田间劳作。看到他们有的割菜,有的搬运,有的管护,绿意盎然的田野更显生机,郜俊民喜上眉梢。“田里有人,心里不慌。”他说,“感谢梨河镇政府帮忙化解了危机。”
如今,春风吹拂下,看着一波波“绿浪”吹过来,郜俊民心中充满了希望,更坚定了耕耘圆梦的信心。
责任编辑:秦龙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