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新郑市辛店镇王庄村积极推动产业扶贫,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果树种植 绿意盎然
5月8日,细雨过后,新郑市辛店镇王庄村星火种植专业合作社内绿意盎然。顾不上田间泥泞,合作社负责人王建卫一大早就带领工人们开始干活了。
王庄村位于具茨山脚下,紧邻上山主干道——新郑市新旅游路。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具茨山游玩的人就会络绎不绝。看到这个优势,该村两委和驻村第一书记决定投资建设大棚,发展果蔬采摘业。
2017年9月,王庄村利用第一书记扶贫专项资金投资建设了10座大棚,承包给本村村民王建卫,成立星火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占地50亩,10座大棚在不同季节分别种植有草莓、吊瓜、羊角蜜等,大棚外的空地上也分时节种有大蒜、油菜、甘蔗、李子、杏、葡萄等,让游客一年四季都能在这里采摘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眼下,正是吊瓜管理的重要时期。王建卫从中牟引进的这个吊瓜品种口感香甜,去年种了一季供不应求。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今年,他总共种了6棚吊瓜,每棚大约1600棵,产量会达到4800斤/棚。这段时间,他和工人们每天都要在大棚里修剪枝丫,并根据天气条件给大棚通风透光。
“现代农业比过去传统的种植模式高效多了,一年四季土地都不会闲着,都有钱挣。”王建卫说,通过近三年的发展,星火种植专业合作社慢慢走上了正轨,所产果蔬深受消费者欢迎。
黑猪养殖 潜力无限
除了星火种植专业合作社,王庄村还有另外一大产业——黑猪养殖。出王庄村村口,沿着新旅游路再往南走,便到了郑州锦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黑猪养殖基地。该公司利用王庄村220亩的山林地,专门从事黑猪的生态放养。在养殖过程中,锦亿农业坚持绿色、健康的理念。他们实行散养的模式,禁用添加剂和激素,从根本上保证了黑猪的健康。
为了使黑猪肉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锦亿农业还创办了农家乐,让游客能当场体验黑猪的品质和味道。“每到旅游旺季,这里就会接待一波又一波的客人,他们都是冲着黑猪肉良好的味道和口感来的。”锦亿农业总经理张建东介绍道,黑猪肉皮中富含大量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对抗衰老有一定功效,黑猪肉中的维生素E也有抗氧化的作用。根据猪肉的特性,他们推出了大烩菜、爆炒猪肝、凉拌猪头肉等特色菜品,每年都有数千名消费者慕名前来,品尝后无不叫好。
张建东还告诉记者,黑猪在市场上有极好的口碑,有开发潜质。下一步,他们准备在村两委的协助下,再发展5个养殖车间,配备一台冷链车,让更多人吃上健康美味的黑猪肉。
群众致富 底气更足
有了产业的支撑,王庄村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底气也更足了。
在星火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务工的建档立卡户陈新玲,前几年丈夫摔伤丧失劳动能力,身边离不开人,加上孩子还在上学,家里生活异常困难。
自从来到星火专业合作社上班后,陈新玲脸上的愁容逐渐舒展开了:“在这里上班非常方便,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家人。”
王庄村党支部书记袁明海说,星火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郑州锦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与村子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在给村里缴纳租金、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还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变闲置资源为现实收益。此外,合作社和企业优先提供工作岗位给贫困群众,合理确定薪酬标准,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帮助贫困家庭稳定创收。
“产业兴旺,脱贫致富才有希望。”作为村子发展的领头人,袁明海深有感触。他说,在产业的带动下,王庄村的集体经济从0元发展到了去年的10万元,今年可能会突破20万元。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把产业扶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筑牢产业支撑,让群众走上更广阔的致富之路。(新郑融媒记者:赵聪聪 袁渲洋 陈瑜洁)
责任编辑:秦龙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