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河南省副省长、郑州市长王新伟到新郑市调研“三夏”生产和秸秆禁烧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部署,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扎实做好“三夏”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夺取大战大考双胜利、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力支撑。
在新郑市城关乡毛庄小麦机收现场,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在滚滚麦浪中忙碌作业,王新伟走进麦田察看小麦长势,详细询问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群众一起算投入、算产出、算收成,要求市县农业、气象等部门把保障粮食丰收放在突出位置,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合理调配农业机械,指导农民趁天抢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在城关乡东郭寺村秸秆禁烧值班岗,他详细询问值班值守、物资配备、应急预案等情况,要求发挥“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作用,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秸秆禁烧防护网,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第一时间传递信息、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坚守“三夏”生产“零火点”的底线,有效助力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调研中,王新伟强调,“三夏”抢收抢种时间紧、节奏快,各级各部门要做到政策宣讲、服务保障、粮食储备、收购资金、防火安全、人员培训“六到位”,全力确保夏粮丰收丰产。要按照适时早收、突击抢收原则,统筹做好机收组织、信息服务、油品供应等工作,全力加快麦收进度,做到收获一块、抢种一块、管理一块。要在稳定夏粮生产基础上,指导群众提早备足肥料、良种等夏播农业生产资料,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要周密做好夏粮收购工作,为群众就近卖粮、就地卖粮提供便利服务,确保农民手中余粮卖得好、卖得畅,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种粮积极性。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因地制宜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做强做优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粮食产业链,切实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郑州市副市长李喜安,新郑市领导马志峰、秦洪源等陪同调研。
责任编辑:秦龙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