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要闻 正文
    破冰社会管理创新筑和谐城市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1-06-09 09:07  
      本网讯:华灯初上,我市各个广场上精彩的文化活动热闹上演。夏日浓郁的花香萦绕鼻间,一张张难掩喜色的笑脸演绎着一个个幸福故事。
      幸福生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10年,全市城乡群众安全指数达96.58%,位居郑州县(市、区)之首,全省第三。
      继荣获“全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称号之后,2010年11月,新郑这片乐土再次绽放光彩——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将其确定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之一,开启了新的征程。
      围绕“创新”做文章,紧盯“幸福”下工夫。以建设平安、和谐、幸福新郑为目标,我市以独有的做法绘就出一幅幅可圈可点的民生画卷。
      稳定从哪里来?
      创新矛盾化解机制
      调解1室、调解2室、接待大厅……屋内的标语牌上写着“多些宽容,少份计较;多份友爱,少份烦恼”的话语,四名调解员正在认真整理最近调解成功的案例,这是记者在市法院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对接中心看到的情景。
      “我们要在倾听被调解者倾诉过程中,找出缺口,找到矛盾关键点,并针对矛盾点打开突破口,逐个击破,达到调解、理解、和解的目的,最终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这样能够综合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优势,促进法与情的融合,减少当事人的诉累,缓解法院的工作压力。”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时,门口来了一对年轻夫妇,还带了一个孩子,“张阿姨,挺忙吧?路过这儿,顺便看看您最近还好不!”原来这是一对经诉前调解员张素萍调解复合的夫妇。
      而这只是我市破解持续保稳定难题的一个法子。“下访接访早防范、三调联动早化解、案件事了早救助”等措施的实施,达到了矛盾早排查、矛盾早化解、疑难问题早解决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化解了矛盾纠纷、消除了不稳定因素、预防了信访案件的发生,使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自2009年10月以来,全市没有发生一起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没有发生一起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平安怎么保?
      创新基层管理模式
      夏日的夜晚,下夜班回家的市民李静心里踏实多了:“你看看有‘专人’保护我,我下班回家放心多啦。”“专人”到底是谁?别猜错了,她口中的“专人”就是专职巡防队员和小区治安巡防队员。看到他们在大街小巷不断巡逻,市民心中多了份踏实。
      抓平安就是抓幸福。我市围着百姓转,百姓在哪里,平安就在哪里……
      针对基层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整合各类资源,强化基层基础。在整合人力资源方面下工夫,建立健全专职综治、信访稳定、公安防暴、治安巡防、交通协管、民事调解、“六护员”、技防监控、保安员和责任查究等十支队伍;围绕社会治安秩序的维护,建立100人的市巡防大队、350人的乡镇专职巡防队、150人的社区巡防队,通过城区24小时巡逻、重点部位重点巡防,使全市可防性案事件下降了40%以上。除此之外,我市还在整合部门资源、整合技术资源等方面做足了文章,为市民构筑起坚实的平安网。
      和谐从何来?
      创新民生优先措施
      乡间道路整洁平坦,机井台整齐划一,防护林排排站立,就连路边的标志牌也被擦得很亮。这靓丽的风景,与“六护员”的精心呵护密不可分。提起八千乡“六护员管理站”的工作,该乡湾左村50岁的左书山很是高兴:“政府这个‘六护员’还怪好哩,道路、井渠这些设施既有人管了,不耽误干农活,我还有工作了。”
      民生是最好的着力点。让创新对接民生,让民生牵手幸福。我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市推行了“十个所有惠民生”政策措施。特别是紧紧围绕“让所有成年人能创业、会就业”,在制订实施全民创业30条《意见》的同时,由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大中专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和职业高中学生,实施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免费推荐就业的“双免工程”,并购买1600个城乡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重点安排“4050”人员就业,带动企业安置3万多名农民工和城乡富余劳动力。紧紧围绕“让所有未成年人有学上、上起学”,在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的基础上,对高中段实行免费教育,并为全市高中、初中配备专职法制教育和心理学老师,抓教育提升素质,为学生拉长了“起跑线”;抓教育增强技能,延伸了“就业线”;抓教育规范行为,构建“警戒线”。
      除此之外,我市还紧紧围绕“让所有老年人待遇优、受尊重”做文章,全面推行全市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城乡公交车,建立了老年人服务中心,全民推行城乡新型养老保险;紧紧围绕“让所有弱势群体有保障、享温暖”,在不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孤儿救助机制,为散居、集中养育孤儿每人每月分别发放600元和1000元的养育金。设立救助基金,建立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帮教安置率100%,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为零。
      保障咋实现?
      创新公共管理体系
      “110”设立的初衷主要是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打击犯罪、维护治安。但是在我市,如果小区的下水管道漏水了、中学生的钥匙断在锁孔里了、路人走着迷路了……遇到这些问题不要着急,一个电话就能把事情“搞定”。我市设立“民生110”指挥中心,“会诊”社会动态,延伸服务“触角”, 帮助群众“解围”。
      创新造就生命力。2011年,我市把“民生110”指挥中心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充分利用110报警服务台在全市人民心中的影响力,依托公安“110”指挥中心,延伸成立为民服务中心,与信息研判中心合署办公,将关系民生的交通、城管、应急等各职能部门资源高度整合,对公安“110”接到的非警务报警、群众反映的生产生活和各类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受理,归纳分类,交办督办,形成统分结合、职责明确、功能全面、灵敏高效的联动互动网络,形成一个管用、有效、便捷的应急服务机制,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的紧急求助。
      而这只是我市社会管理创新强保障措施中的亮点之一。创新是个特殊的天平,一边系着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程度,另一边检验着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把社会管理创新与公共资源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等有机结合,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因此我市从源头治理入手、强化公共资源管理,从政策服务入手、强化投资项目管理,从队伍建设入手、强化社会管理能力,从根本上提升了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我市还把技防工程、特殊人群帮教基地等一批社会管理创新重点项目作为一项中心工作,由相关部门一把手亲自安排、亲自部署,找准突破口,突出亮点特色,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保稳定、保平安、促和谐、强保障……这些措施推动发展、惠及群众、促进和谐……作用都不言而喻。而群众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才是最有力的证明。孩子有学上、病人有所医、老人有所养、弱势群体有所保、人人有幸福、个个有尊严……这桩桩件件,都与社会管理息息相关。
      社会管理倒映万丈风景。它一头牵着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一头连着百姓的衣食住行。纵向看,一条线:孩子、成人、老人;横向看,一大片:饮水、就医、就业、社保、养老、居住、平安……用更开阔的视野跳出看,是百姓嘴角的那抹笑容、是百姓幸福指数攀升、所有梦想都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的幸福故事。
      而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幸福的追求,跨越时间与距离。
      更美的新郑,更好的生活,将从这里起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请您注意: 中国新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