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新郑市2020年“千村百镇”系列体育活动启动仪式暨“村银杯”广场舞比赛在市炎黄体育中心举行。
舞台上,来自全体参赛人员带来的集体表演《新郑邀你来》拉开比赛序幕,大家随着音乐的律动翩翩起舞。随后,来自全市各乡镇、街道、管委会的16支队伍依次登场,百余人同场竞技,各展风采,展现出了故里人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悠扬的旋律,飘逸的舞姿,再加上“接地气”的歌词,让人群中不时传出称赞声。
新郑新区广场舞队队员张会娟说道:自打我们社区有了广场舞队伍,我们这些爱好文艺的人有了好去处,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在新郑无论是城里的游园广场还是村里的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欢快鼓点昂扬向上,没有年龄界限的舞姿醇香醉人,由老百姓主导的音符,奏出最美的旋律。
让百姓看不如让百姓演,新郑市通过文化惠民工程的推进,将“文化”送到基层,更是将“文化”种在了乡村。去年以来,开展艺术广场舞、戏曲、大鼓等培训活动10余次,组织开展戏曲讲座30多期。全市拥有业余演出班队200余支,自娱自乐的演出活动随处可见,构成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梨河镇广场舞队队员杨欢表示:原来是看别人跳、别人演,通过咱市办的培训班,还有老师来村里教,现在我也成了专业选手。现在我们有啥活动在微信里一吆喝,队员就聚起来。大家排演了节目,去各村给乡亲们表演。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新郑市从开展“百场演出送农民”和“共走创业路,同唱和谐曲·百场戏曲巡演”活动,到大力实施“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再到“戏曲进乡村·欢乐进万家”文化惠民工程,我市采取“政府购买、社会参与、群众共建、全民共享”的办法,推动了文化艺术在乡村蓬勃开展和传承发展,丰富了百姓的“文化餐桌”。
市民李曙光表示:之前我们都是在家看看电视、打打麻将,这几年我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我们走向室外,唱唱戏、跳跳广场舞,我们市民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了,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了。(新郑融媒记者:苗 圃 锐 琦)
责任编辑:秦龙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