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是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来源。随着新郑市龙湖片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入驻企业、商户越来越多,常住、流动人口数量激増,龙湖镇人口普查有常住人口53.7万、流动人约20万,社会治安和城市管理任务繁重压力巨大,群众就学、就医等民生需求越来越大。如何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新郑市龙湖片区用一年来的坚定脚步做出了铿锵的回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通过党建引领、共建共享,不断将精准化、精细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以扎实有效的行动全力打造幸福之地。
党建引领举旗 让党员动起来
夜幕降临,龙湖镇菜园沟村的师傅们仍在加班加点对村庄辅路进行硬化美化。街巷硬化工程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工作开展伊始,村党支部书记邱凯军就携村两委成员积极协调,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支部委员邱玉伟带头移除自家影响施工的两棵樱桃树,全村群众积极配合,以最快的速度清理自家障碍物,为加快施工进度,保障工程按期完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是该村积极推行“三三一”制度体系(健全驻村工作队、党员联户、群众评价3项机制;推进“头雁”“熔炉”“亮剑”3项工程;筑牢“党群连心桥”1个平台),认真落实“用脚步丈量城市、乡村”工作法的生动体现。干部下沉一线,党员主动入户,确保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扎扎实实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切实让群众满意。
典型示范带动 把榜样树起来
2019年8月17日,第三届“龙湖榜样”颁奖典礼在龙湖镇举行,通过表彰榜样传递正能量,奏响最强音。活动共经过前期推荐和筛选,最终评选出诚实守信、创业创新、非遗传承、自强不息、慈善公益、敬老爱亲、见义勇为、家国情怀传递者、航天追梦人、敬业奉献榜样人物10名,提名奖人物9名。
龙湖榜样成为龙湖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个感人的事迹,一次次打动着台下的观众。榜样们于生活的细微之处,折射出真善美的人性光辉,带给群众温暖和力量,成为龙湖人民、新郑人民的道德楷模,成为整个社会的学习榜样。
近年来,龙湖片区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新郑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板块。龙湖片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不忘精神文明建设。三年来,“龙湖榜样”人物评选已成为龙湖大地上规模最大、参与最广、最具影响力的评选活动,在龙湖人的年度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为龙湖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社会组织覆盖 将力量聚起来
金融单位在企业和龙湖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支撑作用。2020年4月3日上午,龙湖镇党委政府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在中原工学院大学科技园举办复工达产“银企合作洽谈会”,贯彻落实国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
本次银企洽谈,推动金融单位积极主动做好对企业的金融服务,帮助解决制约发展的融资难题,最大限度释放产能,与各企业一道奋力夺取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为龙湖片区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龙湖片区通过探索“全镇域”新阶层人士统战模式,加强社会治理,填补了基层社会治理盲区。目前,龙湖新联会已团结行业领军人物12名、行业重点人才133名,发展会员2.9万余名。围绕“三送一强”活动,组织合作洽谈沙龙7次,参与企业62家,达成合作意向13个,涉及资金400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幸福指数
2020年12月26日中午,龙湖镇国瑞小学的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吃着荤素搭配的午餐。学校里,器乐、篮球、绘画等各种课外兴趣班不断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龙湖镇国瑞小学的学生正在学校津津有味地用餐
龙湖片区结合人口增加趋势的特点,深入挖掘现有学校潜力,积极创造条件新建中小学,鼓励引导企业捐建学校,全力推进龙湖片区学校建设,确保提前交付使用,提前招生。截至目前,龙湖片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项目38个,预计新增学位29880个,将有效缓解龙湖片区“大班额、入学难”问题。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等公共设施为群众生活提供方便
新建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努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通过专项债券、财政支持等多渠道筹资2.51亿元,新增病床293张,新引进专业技术人员156人,一定程度上缓解群众就医难问题。2020年4月份,全面投入使用投资6700余万的省二院综合病房楼,新增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新增病床253张,新引进专业技术人员140余人。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