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要闻 正文
    新郑汛后重建工作中的“志愿红”
    来源:新郑发布  时间:2021-07-26 08:52  

    雨霁天晴,积水褪去,新郑原本干净整洁的道路和公园内出现了大量淤泥和垃圾。为维持正常生活秩序和工作的展开各单位、各部门、各救援组织等多方力量展开清淤抗汛工作,其中不乏志愿者的身影!

    7月25日,新郑市委宣传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到洧水公园开展清淤志愿活动。大家齐心协力,干劲十足,全力清运淤泥。

    下午4点,志愿者们准时到达洧水公园,手拿铁铲,赶到所划分的区域内,对区域内部的淤泥进行清理。在清理过程中,大家不言苦不喊累,全身心投入,配合工作,由于淤泥面积较大,大家分组进行淤泥清理,采用接力的方式,利用小推车,将河岸的淤泥排入河流之中。在此次活动中,新郑市委宣传部的志愿者们不惧泥泞,用赤诚饱满的热情和齐心协作的精神投入到志愿活动中。暴雨无情人有情,虽然连日的暴雨将尘封的淤泥冲击而上,但是,志愿者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将淤泥铲除,还洧水公园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也为新郑市汛后重建工作,尽心竭力!

    7月25日上午,市交通局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职工50余人到S227线大学南路泰山村段水毁淤堵路段重修施工现场,开展清淤修复重建保畅通活动。

    交通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祥通公交公司党员干部职工继续发扬不怕累不怕脏,流血流汗精神,自发到洧水公园清淤。汽车站、运输公司党员干部职工志愿者到老二中家属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社区各个角落进行地毯式清洁及消杀。新通公交公司对场站基础设施进行淤泥清扫、消杀消毒面积11988平方,对156台公交车辆进行灾后清洗、防疫消杀,消杀面积3120平方。

    在抗汛救灾过程中,在灾后重建道路上,在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过程中,他们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筑起了一道冲不垮的红色堤坝。

    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冲锋一线,全力组织抢险救援、灾后重建。一面面高高飘扬的党旗、一个个冲锋在先的党员,凝聚起了众志成城防汛抗灾的磅礴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交通人敢挑重担,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全力以赴助力汛后重建工作,全力保障市民安全畅通出行。


    7月汛期,郑州遭遇强降雨突袭,郑州市南边的郭店镇亦未幸免。雨势迅猛,情况紧急,郭店镇迅速行动,吹响防汛战斗号角,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文明志愿者三支约700多人组成的红色队伍听党号召,迅速集结,前往救灾一线,保卫家园。

    7月24日,雨过天晴,洪水慢慢退去,志愿者们雄赳赳、气昂昂拿起铁锹,重返一线,修整被雨水冲毁的路面,编织袋里装着在路边清理的垃圾,两三人一组将其搬上垃圾车,会开挖掘机的志愿者自动请缨,开着挖掘机将桥梁、山坡附近被冲下来的淤泥铲除,背着喷雾器挨家挨户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消杀,不留死角。党员志愿者队伍以身作则,争做榜样,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文明青年志愿者不甘落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关键时刻冲锋在前,三支红色队伍配合默契,齐心协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面对持续暴雨天气,观音寺镇新换届妇女联合会第五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巾帼志愿者组织人员,主动担当,顶风冒雨、毫不退缩,充分发挥优势特长,在防汛救灾行动中积极奋战在第一线,着力于排查险情、灾后重建、防疫宣传等,排查房屋50余处,清理淤泥30余处,打扫卫生60余次,巾帼不让须眉,积极贡献着“她”力量。

    暴雨面前,她们上得了“一线”、守得住“后勤”,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发挥妇女独特作用,不畏艰险、知重负重,主动担当,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营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汛浓厚氛围,为夺取防汛工作的胜利发挥“半边天”作用。

    群众利益无小事,抗洪防汛是大事。观音寺镇妇联干部将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绷紧“防汛弦”,织密“防汛网”,筑牢“防汛堤”,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一线,确保全镇妇女儿童安全度汛。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请您注意: 中国新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