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省人民会堂隆重开幕。楼阳生代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届委员会作报告,令人振奋的是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河南省将支持新郑等有条件县(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新郑市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出生、创业、建都,肇启华夏文明,有“黄帝故里”的美誉。常住人口117.2万,是郑州地区唯一 一个人口破百万的县(市)。
2020年,新郑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8.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6亿元,是2015年的1.4倍,总量连续5年排名全省县(市)第一;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711元和24819元,分别是2015年的1.4倍,1.5倍。
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新郑排名38,位于河南之首。
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新郑排名44,处于河南首位。
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新郑排名71,2020年度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成果,新郑排名第一。
新郑先后被评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县(市)、河南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实现全省五连冠。
近年来,新郑始终坚持建管并重精雕细琢,城乡品质大幅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乡管理成效明显,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城乡管理综合考评连续三年排名郑州县(市)首位,荣膺“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近年来,新郑始终坚持以文化城,以文化人,人文特色更加彰显,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明素养持续提升。连续16年成功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连续高规格举办15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黄帝千古情入选2020年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泰山村千稼集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近年来,新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生支出由2015年的50.1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02.6亿元;市财政出资2.3亿元兜底,京港澳高速新郑站等6个收费站郑州地区小型客车免费通行;公立人民医院建成运营;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06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亿元;新增学位10.2万个,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连续30年保持郑州县(市)领先位次;增开公交线路共29条、349公里,被评为全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市);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围绕“南动战略”,落脚“民生福祉”剑指“创新发展”新郑八个聚力、脚步丈量、务实重干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未来中等城市发展之路可期、可为。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