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全省防汛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动员部署今年防汛避险救灾工作。
会议指出
做好今年防汛工作责任重大,要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抢抓时机、狠抓落实,以优质水利工程、强大抢险能力、快速应急机制、过硬作风本领,确保大江大河、水库山塘安澜无恙,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以防汛救灾的实际成效交出合格答卷。
一要树牢底线思维,确保思想高度重视。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充分准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保持高度重视、高度清醒、高度警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决守住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金标准。
二要全面对标检视,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高质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高标准打造城市“里子工程”,有针对性开展防灾减灾、避险自救宣传教育,把教训变教材、把教材变方案、把方案变行动,着力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以问题整改推动防灾减灾救灾水平提升。
三要突出工程治水,确保排险除患到位。要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结合起来,全面修复水毁水利工程,分类推进病险水库、病险水闸、淤地坝、头顶库等除险加固,切实消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防洪风险隐患,全力守护黄河安澜,积极推进四大流域系统治理,抓紧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不断健全我省防灾减灾工程体系。
四要强化“五预”联动,确保指挥调度到位。要增强预报的准确性,增强预判的敏锐性,增强预警的权威性,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增强预演的实战性。
五要统筹避险抢险,确保应急处突到位。在预判风险的基础上,按照应急转移避险预案,明确避险对象、避险组织、避险时机、避险路线、避险场所,一旦判定可能发生重大灾情险情,果断组织涉险群众应转尽转并妥善安置。全面提升抢险救援能力,建强队伍、建强基地、建强机制,建立健全主要河流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全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完善防汛应急“一张图”“一张网”,以科技力量为防汛救灾赋能增效。
六要锻造能力作风,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要紧密结合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把防汛救灾作为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的重要内容、重要任务,把防汛救灾成效作为能力作风的重要检验,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综合考虑防洪调蓄和抗旱供水需求,科学研判、科学决策、科学调度。
会议要求
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落实落细各项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一要迅速开展重点部位隐患排查整治。限期完成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全面完成主要防洪河道险工险段除险加固,清理河道湖泊行洪阻水障碍物,加快蓄滞洪区安全设施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隐患,做好黄河险工险段、控导工程维修加固,加强山洪和地质灾害隐患治理。
二要迅速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清淤疏浚排水管网、排涝河渠,加强地下空间防涝管控,落实老旧危房、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防汛措施,抓紧消除电力通信、供水供气、铁路等重要设施隐患,加强城市河流综合治理。
三要迅速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加快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实战化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要迅速开展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强化抢险队伍建设,更新补充物资装备,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严肃工作纪律,落实值班值守制度,用足用好防汛资金,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实屏障。
市领导马志峰、马宏伟、石玉、王俊杰、李志强、黄卫东、秦洪源、胡坤、周建超、姚志刚、李峰、郑延青、崔淑娴、赵恒康等在新郑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实况。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