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芒种,新郑市32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5月28日,位于辛店镇刘岗村的小麦喜迎开镰收割,正式拉开了全市“三夏”麦收的大幕。
在刘岗村的麦田里,历经200多天的生长期,丰收的小麦田已经是一片金黄。由于前期田间管理到位,今年小麦的长势喜人,籽粒饱满。28日一大早,种粮大户刘金永就来到麦收现场指挥调度小麦抢收,一切工作显得忙碌而有序。
“去年小麦种的晚,后期农委、农办组织我们一喷三防,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今年看这旱地小麦还可以,一亩地800斤左右,比去年还强点。”刘岗村村民刘金永向记者介绍说。
因地势、气候等原因,辛店镇的小麦收获较其它地方提前1—2天左右。每到小麦快成熟的时候,辛店镇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发动各村、社区抢抓晴好天气有利时机,调拨联合收割机,开镰收割。
好收成与雨水充足、气温适宜有关,也得益于生长期间的及时、科学管护。
去年以来,面对受汛期影响小麦晚播的不利局面,新郑市农业部门千方百计抓好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实现了小麦“促弱转壮、早发稳长”。据农业部门调查,今年小麦整体长势良好,预计在6月10日左右完成全市的小麦收割任务。
为高效统筹“三夏”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三夏”工作指挥部,印发“三夏”工作方案,设立了综合、交通、气象、疫情防控、秸秆禁烧等六大工作专班,各工作专班分工明确压实责任,细化措施。
“三夏”期间,共出动各类农机具1700多套。合理调度联合收割机300台,设立了5个跨区作业服务站,从而确保“三夏”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