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要闻 正文
    点亮夜经济 越夜越美丽
    来源:新郑发布  时间:2022-06-11 09:57  

    6月7日,华灯初上,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用脚步丈量夜市经济、地摊经济,一路“逛吃”、一路消费,以实际行动为新郑“夜经济”鼓劲打气、提振消费信心。该新闻发布后,截至10日16时,“新郑发布”视频号阅读量突破10万,抖音在看人数突破126.3万人,一时成为网络同城热点。

    市委书记带头打卡“夜经济”体现的是接地气,只有沉下去贴近群众,才能受到群众欢迎;领导带头消费,凝聚的是民心,提振的是信心,用意在于鼓励更多人加入夜间消费市场。

    近期,新郑还打出促消费、保增长的政策“组合拳”:出台稳经济助企纾困政策三十条,启动“清爽一夏 惠聚新郑”系列促消费活动,计划发放1000万元消费券用于汽车、百货、家电、餐饮、文旅、电影等领域,用“真金白银”释放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增长。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夜经济”发展势头不如以往强劲。但数据显示,依然保持了5%以上的增长,2021年全国夜间经济规模超过了36万亿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夜间消费的比重已占全天消费50%以上。打造特色夜间文化旅游聚集区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夜经济”已成为促进城市繁荣的“新赛道”,消费业态升级的“新蓝海”。

    灯火阑珊焕生机,新“夜”态正激发“灯光下的潜力”。在疫情已处于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支持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无疑是给疫情冲击下的经济运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回补的有益尝试和手段,不仅能帮助一些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增加经营收入,还能带动灵活就业,激发创业新活力。

    当然,“夜经济”不只是简单的“吃喝买”。发展多元化的“夜经济”,还须在供给端更多发力。比如对商圈街区持续提质扩容,策划啤酒节、路边音乐等活动,鼓励“文体旅”场所延长开放时间,催生更多的“夜体”“夜读”场所,让爱好不同的人群,有更多夜间出门的理由。只有不断扩充夜间消费的“菜单”,才能让夜间消费的场景更多,夜间主题活动更“潮”,夜间的业态层次更活跃。

    一个城市的灯光指数往往折射着一个城市的繁荣指数。推动“夜经济”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商业资源、公共文化、公共服务等整体联动,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夜间消费环境。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夜经济”的烟火气之所以能“升腾”,一方面是因为它能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唤起了疫情当下,大家对城市生活的美好记忆——无论是深夜食堂的袒露心声,还是恣意畅然的对酒当歌,这些来自夜晚的不同记叙,都是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演绎。

    正如几天前的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跨越,再跨越》,用“夜经济”实现消费市场的“跨越,再跨越”,在这过程中串联起不断跨越的不是时间,而是笃定的信心。跨越眼前的障碍,跨越夜晚的璀璨,迎接新郑的将是经济复苏的黎明。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请您注意: 中国新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