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要闻 正文
    新郑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来源:新郑发布  时间:2022-06-29 11:34  

    6月28日上午,新郑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炎黄文化中心开幕。

    微信图片_20220629111649.jpg

    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齐聚一堂,肩负使命重托、依法履行职责,共谋新郑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建设新篇章。会议由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胡坤主持。郑州市县乡人大换届第八督导组到会指导。

    市领导王俊杰、马宏伟、黄卫东、李志强、胡坤、左建新在主席台前排就坐。

    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在主席台就坐。

    新郑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应出席代表353人,实到代表345人,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微信图片_20220629111701.jpg

    会议听取了市长马宏伟所作的新郑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俊杰所作的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市人民法院代院长吴小锋作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刘文胜作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马宏伟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二、新一届政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三、2022年重点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629111714.jpg

    马宏伟在报告中说

    过去五年,是新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实力更强;统筹城乡促融合,城市发展格局更大、底色更亮;践行初心办实事,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更有保障;勇争一流起高峰,城市知名度逐步扩大、影响力持续提升。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突出产业结构重塑,转型升级实现大跨越;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城市面貌发生大变化;全面激发内生动力,改革开放创新迈出大步伐;全面推进系统治理,生态环境实现大改善;全面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取得大进步;全面改进政府作风,行政效能实现大提升。五年来,特别是面对汛情疫情叠加冲击,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科学应对,用新郑速度、新郑责任交出了一份份优异的新郑答卷,用坚守和奉献铸就了黄帝故里的城市荣光,充分展现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领头羊的“硬核”担当。

    马宏伟指出

    未来五年,是新郑加快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郑州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为统揽,以建设黄帝文化历史名城、现代临空产业新城、宜居宜业生态城市为载体,深入实施“九项工程”,为郑州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为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主要经济指标不低于郑州市平均水平。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持续前移、稳居第一方阵,努力当好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持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在高质量发展中稳步推进共同富裕。

    马宏伟指出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郑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新郑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深入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整体工作争先进成高原、重点工作创一流起高峰”为总要求,全面开展“工作有标杆、落实有标准、突破有标志”“三标”活动,深入实施“九项工程”,努力发挥好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领头羊”作用,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加快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6.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增幅17%以上,各项质量、效益指标和民生指标有明显提升。

    马宏伟提出

    实现各项目标,全市上下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把心聚在发展上,把劲用在项目上,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坚持不懈做大经济新增量,牵住现代化建设的“牛鼻子”,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为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书写全市人民高水平幸福积蓄澎湃动能。要着重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稳定经济运行;二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是着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四是着力推动改革开放;五是着力建设高品质城市;六是着力推进乡村振兴;七是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八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九是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马宏伟表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市政府将不遗余力加强自身建设,聚焦打造法治政府、务实政府、为民政府、廉洁政府,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马宏伟号召

    各位代表!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众志成城,没有跨不过的坎。面对现实,我们必须背水一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担当,不断开创我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持续谱写群众幸福生活新篇章,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再启新征程、再铸新辉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微信图片_20220629111728.jpg

    王俊杰在作《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中说

    五年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服务大局勇担当;围绕中心强监督,凝心聚力促发展;恪守初心谋民福,倾心倾力惠民生;矢志不渝弘法治,尽职尽责促公正;携手代表勤履职,同心共筑“连心桥”;顺势而为强本领,真学实干树形象,牢记使命担当,主动躬身入局,依法履职尽责,共召开人民代表大会6次、常委会议44次、主任会议24次、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24个,开展集中视察、调研、执法检查237次,圆满完成了五届人大常委会各项目标任务,为推动新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的总体要求是: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整体工作争先进成高原,重点工作创一流起高峰”总要求,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大力实施“九项工程”,全面践行“脚步丈量”工作法,主动融入大局、自觉服务大局,积极助推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大力支持保障“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有效推进,全力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我市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王俊杰表示

    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将以更高站位把稳思想之舵,建设对党忠诚的政治机关;以更强担当增强监督质效,建设人民至上的权力机关;以更实举措加强自身建设,建设堪当重任的工作机关;以更大力度汇聚智慧力量,建设活力迸发的代表机关。

    大会书面审查了市政府2022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形成情况的报告、新郑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报告、新郑市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审查了关于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微信图片_20220629113122.jpg

    表决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设立市六届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决定、市六届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人选表决办法、新郑市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投票表决办法。

    出席政协新郑市六届一次会议的全体委员,以视频形式在分会场列席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和第一次全体会议。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请您注意: 中国新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