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至10日,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唐卫彬率队到新郑调研采访。郑州市副市长、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宏伟,新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璩鹏辉等分别陪同调研。
调研采访期间,唐卫彬一行先后深入新郑市电子信息产业园、好想你公司、航美智慧城、人人利食品、光明乳业、裴李岗文化遗址、黄帝故里园区等地,通过实地察看、听取介绍等方式,详细了解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文化资源保护与挖掘、乡村振兴与生态水系建设等工作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新郑市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以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建设为统揽,着力打造黄帝文化历史名城、现代临空产业新城、宜居宜业生态城市,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高质量迈进。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达到819.8亿元,增长2.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96亿元,税收34.19亿元,总量稳居全省县(市)首位。全市现有市场主体突破13万家,总量位居全省县(市)第一;常住人口突破120万,是全省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县(市)。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分别升至第37位、27位,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连年位居全省县(市)首位。
调研中,唐卫彬对新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给予肯定。她表示,新郑市作为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首席”,产业优势突出、文化底蕴厚重、生态环境优美,通过此次采访调研,对新郑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深入了解,新华社河南分社将进一步挖掘新郑发展亮点,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大力宣传新郑好经验、传播新郑好声音、展示新郑好形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河南分社副社长、总编辑林嵬参加调研采访活动。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郑政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5077号-1
版网站标识码:4101840001
![]() |
![]() |